反对教育部临时变更大学预科班自动录取标准,森三机构吁扩大学额吸纳优秀人才

森美兰中华大会堂、森美兰华校董事联合会及森美兰华校校友联合会(以下简称三机构)对于教育部在2025年大马教育文凭(SPM)成绩放榜后,临时宣布将A-等级排除在大学预科班(Matrikulasi)自动录取资格之外的决定,表示严重关切与遗憾。

 政策朝令夕改,损害政府诚信

首相安华于2024年曾明确承诺,所有考获10A或以上的SPM学生,不分种族与背景,皆可自动获得大学预科班录取资格。然而,教育部近期片面撤销这一承诺,将原本符合条件的A-学生排除在外,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与政策的连贯性。

 忽视学生努力,违背公平原则

在去年的政策下,课外活动10%分数并没有放在计算里面。因此有些学生可能选择将焦点都放在学术成绩,而放弃了课外活动分数。今年教育部却突然宣布A-学生被排除在自动录取资格之外,需要加上课外活动10%分数一起计算来评估录取资格。此番突然改变录取标准,无视了许多辛勤备考学生的努力,导致部分原本符合条件的优秀学生被排除在外。这种做法不仅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,也违背了教育应有的公平、公正原则。

 族群配额制度亟待检讨

大学预科班的设立初衷是作为新经济政策的一部分,旨在协助土著学生提升高等教育升学率。创立初期,这项制度仅对巫裔土著开放,非土著学生甚至没有申请资格。1999年,为了回应社会对教育多元化的诉求,政府才首次拨出10%的名额给非土著学生。然而,26年过去了,截至2025年,“90%土著、10%非土著的招生配额依然维持不变。这意味着,即使非土著学生成绩再优异,也只能在那10%的名额中竞争,严重违背公平原则。

如今,城市地区的土著家庭教育水平大幅度提升,享有良好资源;贫困与弱势群体已不再是某一族群专属,且长期依赖配额制度,容易助长“依赖文化”,削弱学生的竞争意志与自我提升。多年来不少表现优异的非土著学生,尤其来自中低收入家庭者,因而被拒于门外,导致在国内升学机会受限。被制度排除的成绩优异非土著学生,或也被国外知名大学分配学额录取,留在海外发展,导致国家人才外流。

教育是全民的基本权利,升学应依据学生的学术成绩和综合表现进行选拔;任何单以族群配额为导向的录取政策,都是对学生平等权利的侵犯。

 呼吁恢复原有承诺,推动制度改革

鉴于上述问题,三机构郑重呼吁教育部:

1.     恢复所有考获10A(含A-)的SPM学生的大学预科班自动录取资格。

2.     全面检讨大学预科班的招生制度,逐步取消以族群为导向的配额制度,改以多维度优先考量制度,结合成绩、家庭收入、乡区背景等指标评分。

3.     增加预科班名额,以容纳更多符合资格的学生,避免因名额限制而舍弃优秀学生。

4.     确保所有涉及学生升学权益的重要政策都经过全面审慎的考量、公开说明,并提供合理的过渡安排

 教育是塑造国家未来的重要基石。当一个国家无法为最优秀的青年提供公平的升学机会时,损失的不仅是那些10A的学子,更是整个社会对制度公正的信任。我们呼吁政府秉持更开明、透明、公正和前瞻的态度,制定惠及全民的教育政策,确保每一位努力奋斗的学生都能享有平等的机会。

 

 

新闻剪报